手機發明者之一施 敏 的良心告白
手機發明者之一施 敏 的良心告白 美國國家工程研究院最近公佈新院士名單,共有三位華裔學者入選,本刊上期僅提及吳京院士及陳惠發教授,尚有一位獲此殊榮者為本院新科院士、著名之電子工程專家施 敏 。施院士為台大電機工程學士、美國史丹佛大學博士,現任交通大學教授。他對現代微電子科技(Microelectronics)的發展有重大貢獻,是半導體元件物理及製程技術的權威。他在經濟部電子工業小組委員任內,協助成立工研院電子所,對開拓我國電子工業有前瞻性的建樹。 施敏 ,是非常厲害的人物,之前在貝爾實驗室研究,幾年前才回到國內,是大哥大四個發明人之一,寫過一本半導體元件物理,發行量大概已有 一兩 百萬本,被論文引用的次數約兩萬多次 (據說是世界第一),這樣說只是想傳達一位學術界上很有地位的學者的看法而已。 施敏先生在一場Evolution of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的Seminar時再三的強調關於手機的危險性,他引用美國目前研究的數據: 人類如處在2mG(毫高斯),就會有不好的影響,並當場示範,只使用可在10~200Hz(赫茲)範圍內的儀器,量的的結果是:手機超過了儀器的上限 1000mG,而手機所用的微波範圍在2000,20000Hz 或更高。 他在國家實驗室所量的結果可以到達1~2萬 mG(毫高斯),這是通話中所量測的,更別提是在接通中了。本實驗所用的手機是motorola的,其他的品牌也不會好到哪去。 他舉一個在日本的朋友為例,他每天跟女友用手機聊天超過8小時,結果辦了第三天就掛了。 施敏教授又做了一個例子,就是用耳機來講手機,在耳機旁所測的電磁波約是 10 mG(因為電磁波是成指數的衰減),所以他做了強力的建議: 就是千萬不要用手機來談情說愛,有急事才適用。最好不要超過一分鐘,而且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用耳機,不用簡直是一種慢性的自殺! 手機發明者之一的良心告白: 1.使用手機五年可能會致癌 2.手機掛在左腰比在右腰好 3.最好不要掛在身上,最好放在背包 4.手機越迷你, 輻射越強. 5.最好用耳機聽 小心使用手機,請好好閱讀,這是忠告。 因為手機在接收訊號和發射訊號時,是利用高頻率的波來傳遞的,所以你可以把他想像成就是光,只是頻率不一樣而已。而人體由原子所構成,每個原子都有能階,如果剛好能接收這樣的入射波的話就會吸收能量,這和微波爐的原理是一樣的 所以還是得小心一點喔... 剛剛我在電視上TVBS新聞中,有一則關於手机的新聞,被訪問者是一個研究員,他說他有一個朋友在大陸經商,用了五年的手機,最近竟然在耳朵到臉頰的部分出現了癌細胞,分佈的形狀就是一個手機的形狀,動手術還把肉「挖掉」,你還敢用?那位研究員還說,用一分鐘的手机,靠近耳朵的腦細胞溫度會上升1.5度細胞雖然不會死,但是細胞中的基因卻會壞死。除了這些之外,手機用多還會有失憶、提早老年痴呆的症狀, (但是不會禿頭啦!呵呵呵....)所以,除非必要,還是少用手機,多用公用電話吧!! 有手機的人越來越多,參考一下吧!!轉載自民生報醫藥保健版 方基存曾 和幾位 醫師為 行動電話該掛在左腰、右腰有過深入討論,最後一致結論是:左腰是較佳的選擇。因為,左側的器官較少,即使腎臟也位於後腹腔,被耐受性較強的腸子遮蔽,影響有限;反觀右腰除腎臟外,還有對電磁波耐受性不強的肝臟,危險性較大。 以下的結果是我與朋友從廠商得到的相關訊息,及實驗的結果: 手機收訊越強代表來源電磁載波越強,尤其是強調在電梯,地下室,隧道都可收到訊號的手機及門號公司,這些門號公或手機廠商為了滿足收訊無死角會相互配合如加強手機上晶片的功能與基地臺的加建,! 但是這只是讓通訊電磁波可以涵蓋更廣的範圍與可收到訊息,但真正要達到收訊清楚,就要加強電磁載波與幅射訊號。 手機越小越需要更強的電磁波訊號,才能訊號完全,所以當妳聽到有人手機很迷你,功能很強,收訊很好時,不要羨慕 ,當妳聽到有人可以在電梯地下道,隧道收到手機訊號,不要羨慕,這所透露出一個訊息是:他的手機電磁波訊號是妳的好幾倍!想想看,電磁波要透電梯殼,地下道等鋼筋水泥障礙物再到妳的手機上,需要多強的訊號,這等於是妳站在微波爐前沒有將門板關上,直接啟動微波爐一樣。 |
2011年6月10日 星期五
手機發明者之一施敏的良心告白
整椎DIY --滾背
大家都健康──整椎DIY --滾背 站立歪斜或坐姿不端正、習慣性翹腳、長時間坐在電腦前都會造成我們脊椎歪曲不直,脊椎一旦彎曲歪斜,很多毛病會跟著來,所以可以常常做滾背的動作,可以矯正脊椎,甚至有人長了骨刺也可以治癒哦!每天勤快108下(來回一次算一下),骨刺免開刀,不用快慢慢作,矯正脊椎自己來! "滾背"這個動作可以矯正脊椎,基於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體質也有差異,並非人人可以輕鬆"滾",為求安全,再一次談談這個動作。 矯正脊椎的方式很多種,此為其一,不吃藥、不打針,簡易可行。 胸椎 7T供應部位:胰臟、十二指腸;神經受壓後果:糖尿病、胃炎
滾背方式: 2.躺在地上,兩腳屈膝,兩手環抱住小腿,抬頭收腹拱背,身體往後從尾椎、腰椎、胸椎一節一節碰觸地面,如此前後滾過來滾過去。 練瑜珈需視自己身體狀況,做不到不能太勉強,滾背這個動作若無法將腳越過頭可以練第2點就好。有骨刺的人動作可更小更慢些。 |
人需要出走(蔣勳)
『在近代華人文壇上,有許多人兼拿畫筆與文筆,兩方面都傑出的人屈指可數,蔣勳即為其一。』
『蔣勳 福建長樂人。1947年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寶島台灣。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1972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1976返臺後,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並先後執教於文化、輔仁大學及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其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近年專事兩岸美學教育的推廣,他認為:「美之於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一樣,而我用佈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蔣勳 善於把低眉垂睫的美喚醒,讓我們看見精燦灼人的明眸。善於把沉啞瘖滅的美喚醒,讓我們聽到恍如鶯啼翠柳的華麗歌聲。蔣勳多年在文學和美學上的耕耘,就時間的縱軸而言,他可算為人類文化的孝友之子,他是一個恭謹謙遜的善述者。就空間上的橫軸而言,蔣勳是這個地域的詩酒風流的產物,是從容、雍雅、慧黠、自適的人。──名作家 張曉風』
我們應該會認同。「旅行-是讓人保持青春的訣竅。」
人需要出走(作者:蔣勳)
其實我不太講旅行或旅遊,我常常用的一個字是「出走」。人在一個環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銳度,也失去了創作力的激發,所以需要出走。
我七O年代在歐洲讀書,那時候我寫關於文藝復興的藝術史,老師問我,「你有沒有去過義大利?」我說還沒有。他說,「你沒有在米開朗基羅的雕像前,熱淚盈眶,你怎麼敢寫他?」後來我在義大利跑了一個月。身上就是一個背包,兩件襯衫。我也曾經睡火車站,那時候坎城的火車站是一片年輕人睡在裡面。他們問我,「你怎麼沒帶報紙?要鋪報紙的。」他們就分給我。早上五點,警察帶了一大桶的咖啡,噹,噹,噹,敲著桶子,叫醒大家,請大家喝完咖啡離開,火車站要營運了。
不要問該準備什麼?先問你愛什麼?
歐洲有種青年出走的文化。我在翡冷翠(編按:義大利佛羅倫斯)認識十四歲的蘇格蘭小孩,帶個氈呢帽,打掃廁所一個學期存的錢,就到歐洲來旅行。花完了,一點也不害怕,就去街上吹蘇格蘭風笛,再繼續下一段的旅行。我那時候感觸很深,不同的文化,年輕人可以這麼不一樣。他們將來長大以後,擔當的事情也絕對不一樣。我們宋朝詩人柳永說,「今宵酒醒何處?」中國文化裡面本來有這個東西。可是這個文化老了,失去了走出去的勇敢。年輕人的生命力沒有了,生命力消失了。
我希望壯遊,帶動的是年輕人走出去,打出一片天。如果今天不能打出一片天,將來一輩子也不會有出息。很多人要去歐洲,都會覺得我在歐洲很久,就會來問我:「我要去歐洲,要準備什麼?」我就會反問他,「你覺得你要去做什麼?」當你自己很清楚要做什麼、意志力很強的時候,所有困難可以一層層克服。我們今天小孩的準備,他們的信用卡、語文,絕對比當年拿著商品樣本在歐洲闖的台灣商人好,但是他們就是走不出去,因為他們的安全感。甚至有人好幾年都在問,但最後就是走不出去。
其實壯遊有一部分,是先走出去再說。
我常常跟朋友說,《西遊記》孫悟空那麼厲害,他一翻筋斗就是十萬八千里,那他去取經不是很容易嗎?為什麼是唐三藏取經?因為孫悟空沒有動機,而唐三藏有動機,雖然沒有取經的能力。但是動機是比能力重要的。沒有動機,根本就沒有出發點,連起跑點都沒有。只要有動機,都很棒。最怕的是無所愛。如果年輕人想要走出去,我會問他,「你愛什麼?」如果喜歡搖滾,要去玩重金屬,想要跟樂團,我都覺得很好。此外,「壯遊」的「壯」字,不只是炫耀。壯這個字,包含了一個深刻的,跟當地文化沒有偏見的對話關係。
旅遊是很大的反省,是用異文化,去檢查自身文化很多應該反省的東西。比較裡面,才瞭解文化的不同,沒有優劣。就像寫《裨海紀遊》(編按:清朝康熙年間記錄台灣山川風物之著作)的郁永河,他看到原住民被抓來拖牛車,下雨他們就在淋雨。他就問:「為什麼不讓他們在屋簷下躲雨?」翻譯官就告訴他,「他們其實跟動物差不多,他們是不怕淋雨的。」郁永河就嘆了一口氣說,「亦人也。」所有好的旅遊書,都會有這個觀點。著有《真臘風土記》、出使吳哥城的周達觀是元朝的北方人,所以他南下的時候,受不了天氣。他不瞭解當地人怎麼每天洗好多次澡。一年之後,他變了。當初他帶著大國心態,當時元朝那麼偉大,但他後來說,真臘(編按:今日的柬埔寨吳哥窟),一個小小的東南亞國家,可是禮儀這麼嚴整,「不可輕視也。」我覺得,人不可能沒有主觀,可是慢慢在旅遊裡面,修正自己的偏見跟主觀,才是好的旅遊。
不只向外觀察,而是向內反省。
即使只是參加旅行團,也可以有不一樣的體驗跟視野。現在資訊真的很發達,在出發以前,做一些準備的工作。第二個,到現場之後,盡量檢討自己的主觀。我帶朋友去吳哥窟,我會說,「我現在帶你們去柬埔寨人的家。」他們下車都會嚇一跳,真的什麼都沒有。我們叫做「家徒四壁」,他們連壁都沒有。我在台灣,老覺得我還缺什麼。到那裡,我第一次想:「我在台北家有什麼。」我以為我比他們富有。可是後來我看到他們男男女女從田裡回來,脫光光的在河裡、蓮花當中,彼此潑水、唱歌,我覺得他們比我富裕太多了。我一生當中都沒有這樣的經驗。我覺得這就是個很大的收穫。所以我覺得任何一個旅遊都值得,因為只要一對比,你都會回來檢討自己的生命意義和價值。旅遊不只是看,更是找到自己內在,最美的東西。外在的風景,其實是你自己的心情。所以壯遊絕對不只是向外的觀察,而是向內的反省。
在一個環境久了,不但爆腦漿、爆肝,還會變得「僵化」與「麻木不仁」。
出走當然是一個很棒的選擇,若短期無法成行...
閱讀、手作、聊天、學習、陪伴、分享、運動、散心、唱歌、畫畫....也是很不錯的方法。
只要能讓你的生活比重產生變化的,
自然也會改變你的生活品質,避免腦子僵化、心靈麻木了。
煮糙米飯變好吃的小秘訣
煮糙米飯變好吃的小秘訣
食用糙米的人少,主要是因為一般人為糙米的口感不好,其實糙米也可以變得好吃又營養,只要多經過一個小小的步驟。 |
最毒日常用品 ---前三名!
最毒日常用品 --- 前三名! 日常用品中,什麼東西最毒?平鎮市六和高中國中部學生用免洗筷泡過的水拿來飼養黑殼蝦,結果二小時蝦子抽搐、一天內死亡、五天後腐爛!學生用此項實驗參加科展拿到第三名。學生們表示,免洗筷最毒!即便熱水燙過,也名列第二毒。 六和高中國中部學生參加桃園縣科學展覽包辦第一、三名,其中找出最毒日常用品這項最受矚目,因為和大家生活息息相關。 指導老師陳念雯、梁思梅及學生劉冠志、蔡育儒、宋柏儒、謝皓任等人,透過實驗發現的最毒日常用品前三名依序是免洗筷、燙過的免洗筷、自助餐店裝湯外帶的半透明塑膠袋。 宋柏儒等人先用 500cc的冷水浸泡免洗筷,然後加熱到80度,再等到自然冷卻,前述步驟重複~十次,再用這種水飼養五隻黑殼蝦,結果二小時開始抽搐,一天就死亡,經過五天後,飼養水體變混濁發臭,完全看不到蝦的蹤影!如果以這種水孵育綠豆芽、養殖浮萍,得到的結果差! 不! 多,五天內植物就會枯死。 燙過的免洗筷 還是很毒… 學生們表示,重複十次泡免洗筷溶出免洗筷內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用來漂白、消毒之用;不過他們沒有檢驗水中二氧化硫的濃度。 筷子 and 淋巴腺瘤 去年我們一位同事突然聽說得口腔癌.約一年就去了! |
眼睛沒做防曬 水晶體老得快
眼睛沒做防曬 水晶體老得快
你可以預防 眼睛沒做防曬水晶體老得快
白內障一旦形成了 是不會再消失或減輕的!!!
白內障雖是人人不可免的老化疾病,但透過及早預防,可以延緩發生。
台北縣立醫院眼科部 主任 陳裕芳表示,
因紫外線容易傷害視網膜黃斑部,
所以經常暴露在紫外線下,是引發白內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多曬一小時 風險多10%
國內外相關研究指出,每天多曬一小時太陽,
每年罹患白內障的風險就增加10%,
且常在戶外工作者罹患白內障的風險,是一般室內工作者的3倍。
陳裕芳建議經常在戶外工作或從事戶外活動的民眾,
最好配戴防紫外線的眼鏡、遮陽帽或遮陽傘,
即使在春、秋、冬季,只要陽光日照較強烈時出門,也最好做相關防護措施。
選棕黃色墨鏡 忌藍色鏡片
至於選配防紫外線的太陽眼鏡,陳裕芳提醒民眾,
除了請眼鏡業者當場以儀器測試鏡片防紫外線指數外,
也儘量挑較能過濾高能量藍光的黃色或棕色鏡片。
尤其是年過40歲後,水晶體會逐漸變黃,
使用黃色鏡片較能保持視覺良好並增加看景物時的對比度;
儘量不要選配藍色鏡片,避免高能量藍光穿透鏡片傷害黃斑部。
維他命C 幫晶體抗氧化
可多吃富含維他命C的蔬菜及水果,
因為維他命C是水晶體內重要的抗氧化劑,
可阻擋水晶體內蛋白氧化而變性。
另外,不要用手或不潔的手帕、毛巾、紙巾、面紙等揉眼、
洗眼或擦眼。每工作1至2小時,最好起身活動10至15分鐘,
並舉目遠眺,睡眠作息要正常,讓眼睛隨時獲得充分休息。
點眼藥水 防白內障惡化
再者,可使用目前市面上一些防止白內障惡化的眼藥水,
其成分主要是以預防水晶體蛋白變性為目的。
眼睛不舒服最好到眼科就診,
不要私自買不知成分內容的成藥使用;吸菸者也最好戒菸。
以上這些方法僅止於預防白內障產生或惡化,
一旦白內障形成了,是不會再消失或減輕的,它是種不可逆的過程。
※延伸閱讀》享受豔陽 靈魂之窗要顧好
【 2009/04/19 元氣周報】
葉黃素傳奇
葉黃素又名"植物黃體素",在自然界中與玉米黃素共同存在。
葉黃素與玉米黃素是構成蔬菜、水果、花卉等植物色素的主要組分,
也是構成人眼視網膜黃斑區域的主要色素。
人類的眼睛含有高量的葉黃素,這種元素是人體無法製造的,
必須靠攝入葉黃素來補充,若缺乏這種元素,眼睛就會失明。
由於葉黃素極易被氧化,只有經過特別工藝處理才具有保護作用。
維視保為葉黃素的有效補充提供了保證。
斑位於眼底視網膜中央,黃斑體的視網膜組織層有大量的葉黃素,
早期的解剖學家稱該區域為"黃斑"或"黃點",
這是由於葉黃素的濃度很高,顏色呈現黃色。
黃斑是感光細胞聚集的地方,負責在視野中央提供顏色和具體細節。
如果沒有正常功能的黃斑區,或許你還能保有黑白色調的次要視覺功能,
但你的主要視力功能會逐漸損壞,甚至有失明的危險。
葉黃素吸收藍光,抗氧化
太陽光中的紫外光、藍色光進入眼睛會產生大量自由基,
引起白內障,黃斑區退化,甚至是癌症。
紫外線一般能被眼角膜及晶狀體過濾掉,
但藍光卻可穿透眼球直達視網膜及黃斑,
而晶狀體和黃斑的葉黃素能過濾掉藍光,
避免藍光對眼睛的損害。
黃斑區的脂肪外層特別容易受到太陽光的氧化性傷害,
這就是為什麼這個區域最常發生退化的原因。
葉黃素對眼睛具有特殊的作用
身體攝取的葉黃素分佈到眼睛的兩二個部位 :
(1)視網膜及黃斑區;(2)晶狀體。研究顯示攝入葉黃素量高,
有助於延緩眼睛的老化、退化、病變,減少眼疾的發生率,
還可以保護視網膜免受光線的傷害。
葉黃素~還我雪亮雙眼 營養師汪育珊 中國醫藥大學營養系 畢業
什麼是葉黃素??
葉黃素Lutein為一種天然存在於蔬果中的類胡蘿蔔素,
如甘藍、菠菜、芥菜、深綠色花椰菜、玉米等蔬菜葉片中;
奇異果、葡萄、柳橙汁、綠皮胡瓜、以及數種南瓜中,含有30﹪~50﹪的葉黃素。
葉黃素是一個很好的抗氧化劑,保護細胞避免受自由基的傷害。
葉黃素存在於人體的眼睛、皮膚、血清、子宮頸、腦部、
心臟、胸部等,來維持這些部位的健康,尤其對眼睛特別重要。
但人體沒有辦法自己合成,必須要由食物中才可獲得。
為何葉黃素對眼睛很重要??
視網膜中央有一個名為黃斑的區塊,
黃斑是感光細胞聚集的地方,
負責在視野中央提供顏色和具體細節,
可幫忙辨識臉孔、閱讀、寫字、開車等。
如果沒有正常功能的黃斑區,
或許你還能保有黑白色調的次要視覺功能,
但你的主要視力功能會逐漸損壞,甚至有失明的危險。
視網膜黃斑區就像一台影印機,葉黃素就如同碳粉,
如果影印機的碳粉沒有了它,就不能印出任何東西了,
而當葉黃素補充足夠後,
影印機就能將印出的東西清楚的傳遞至腦部。
葉黃素能吸收藍光,抗氧化。
太陽光中的紫外光、藍色光進入眼睛會產生大量自由基,
引起白內障,黃斑區退化,甚至是癌症。
紫外線一般能被眼角膜及晶狀體過濾掉,
但藍光卻可穿透眼球直達視網膜及黃斑,
而晶狀體和黃斑的葉黃素能過濾掉藍光,避免藍光對眼睛的損害。
黃斑區的脂肪外層特別容易受到太陽光的氧化性傷害,
這就是為什麼這個區域最常發生退化的原因。
葉黃素對眼睛具有特殊的作用,
身體攝取的葉黃素分佈到眼睛的兩二個部位:
(1)視網膜及黃斑區;(2)晶狀體。
所以如果你葉黃素缺乏的話,
就會導致老化性視網膜黃斑區病變、失明、白內障、散光、
老花眼、假性近視、眼睛疲勞等等具有各種不同程度的疾病。
我有攝取足夠的葉黃素嗎?
1.你太忙,常常飲食不正常嗎?
2.你常吃速食嗎?
3.你沒有攝取足夠深綠色葉菜類嗎?
如果你以上3個問題中有兩個答案是「yes」的話,
你的飲食可能就缺乏葉黃素囉! 幸好葉黃素很容易於飲食中補充,
甘藍、菠菜、芥菜、深綠色葉菜就是很好的來源。
每人一天大約要攝取6毫克的葉黃素(相當於一大碗的生菠菜=1/3熟菠菜)。
葉黃素對人體的健康助益?
1.增進視力:視網膜暴露於光照、氧氣中,會受自由基的傷害。
而葉黃素是個很高濃厚的抗氧化劑,
可幫忙濾掉藍光,降低色相差,使視力更精準。
2.保護視網膜:視網膜含有豐富的DHA不飽和脂肪酸,
葉黃素是個好的抗氧化劑,避免視網膜在吸收光線的時候受到氧化傷害。
3.降低白內障:葉黃素是唯一可存在水晶體的類胡蘿蔔素,
自由基對眼睛水晶體蛋白質的損害是白內障的主因。
4.治療視網膜色素變性:視網膜色素變性時,
視網膜上的桿狀細胞與錐狀細胞會發生退化性變化。
補充葉黃素對視網膜色素變性有助益。
5.預防乳癌:葉黃素能作為乳癌細胞的抗繁殖劑,預防乳癌的擴散。
6.降低心臟病:滅氫氧自由基能力比E大1000倍,防止細胞受損。
大約幾歲開始要注意葉黃素的攝取?
一般葉黃素不足,最常引起的就是老化性視網膜黃斑區病變
(AMD,65歲以上喪失視力的主要原因)和白內障
(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約有95%以上的人發生白內障),
但這兩種疾病通常年紀較大時才會發生。
視網膜含有豐富的DHA不飽和脂肪酸,
而葉黃素的抗氧化保護作用可以讓視網膜免於受到脂肪氧化的傷害。
葉黃素是唯一可存在水晶體的類胡蘿蔔素,
可以增進水晶體的抗氧化能力,抵抗紫外線與自由基的傷害,
並可保護眼睛的微血管,維持良好的血液循環。
我們於年輕時(10~30歲左右)活動力、行動力較強,
常會曝曬於陽光導致黃斑區的傷害,所以,葉黃素的補充還是越早越好。
保護眼睛的5個簡單方法。
1.出門時戴太陽眼鏡
2.減少攝取飽滿脂肪酸和膽固醇
3.戒煙
4.限制飲酒
每天至少6毫克的葉黃素(食用補充劑或多攝取天然蔬菜)
玉米黃質的功效與作用
人體血液中主要類胡蘿蔔素有β胡蘿蔔素、蕃茄紅素、
葉黃素、α胡蘿蔔素、β隱黃質、玉米黃質等六種,
我們在日常飲食中可大量攝取類胡蘿蔔素,
但人類的視網膜只選擇性累積兩種營養素---玉米黃質與葉黃素,
它們高度地集中在黃斑區,也就是負責精細視覺的部位,
類胡蘿蔔素在這裡表現為深黃色小點,被稱黃斑色素。
由於類胡蘿蔔素可以吸收光線中有害的藍光,
更由於它們強而有力的抗氧化劑,
所以經實驗證明類胡蘿蔔素確實能保護視網膜,進而改善視力。
然而在人體吃進了類胡蘿蔔素後如何通過穿透頸部屏障使其到達視網膜,
則需透過「載體」的攜帶。所謂載體即優質膽固醇(如必需脂肪酸)。
玉米黃質與葉黃素V.S眼部疾病
1.預防青光眼:
人體對類胡蘿蔔素含量高的食物攝取量越大,
青光眼發病率就越低。這兩者有密切的聯繫。
兩種類胡蘿蔔素(葉黃素和玉米黃素)
存在於眼中可以還原初生態氧,從而減小眼球蛋白的氧化強度。
2.白內障:
一般白內障的患者由於長期的陽光自由基慢性破壞水晶體結構
引起水晶體過度氧化形成蛋白質沈澱所引發。
葉黃素被發現儲存於眼部水晶體,是抗白內障超氧化劑。
3.黃斑部退化:
黃斑部退化是一種視網膜的退化性疾病,令視錐感光細胞死亡,
一般因其營養素供給無法到達,而呈現的老化現象,
若能針對黃斑部所需之營養素玉米黃質與葉黃素
加以補充則可有效改善更甚可達抑制其惡化之功。
4.高度近視:
一般人認為近視只要戴上眼鏡矯正即可,
但若不知有效改善、抑制則易產生視網膜剝離、積水、
飛蚊症甚至導致永久性的失明,補充眼睛足夠的營養、
適當的休息,可以說是保護靈魂之窗的不二法門。
保護眼睛的P.S
1.金盞花中也含有葉黃素與玉米黃質,
但對花粉過敏或哮喘者則易發生過敏之副作用。
2.服用大量維生素A是否可以有效改善視力?
維生素A是由類胡蘿蔔素中之α、β胡蘿蔔素及α隱黃質所合成,
但大量的β胡蘿蔔素卻會影響葉黃素的吸收及肝臟的代謝。
3.除了玉米黃質與葉黃素之外,
維生素E則是可以為保護眼睛加分的營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