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日 星期日

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
> 智慧是很難得到的!
>
>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
> 智慧
> 是在不斷的挫折中,
> 突破困境成長,
> 一點一滴累積而來的。
>
> 人往往自己執着,或習性難斷,
> 而無法自覺。
> 往往無法自我覺察。
>
>

>
> 鴛鴦。
> (新竹蔡頭農場前的水池拍攝)
>
>
>
>
>
> "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
>
>
> 徒弟擦一面鏡子,邊擦邊說:
> 「這鏡子可真是沒價值,
> 幾十元買了這麼一大面!」
>
>
> 師父笑著說:
> 「你可別小看了這鏡子啊!
> 它可以當你的老師呢。」
>
>
> 「哦?」
> 徒弟也逗趣說:
> 「不知這鏡子老師
>  將何以教我啊?」
>
>
> 「不管什麼東西,
> 只要放到鏡子前面,
> 它都映得出嗎?」師父問。
>
>
> 「當然」
> 「那麼東西移開後,
> 鏡子裡還留有餘影嗎?」
> 師父問。
>
>
> 「那怎麼會呢?」
> 「這就是智慧啊!」
> 師父說:
> 「這叫"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 徒弟,
> 你在生活中能到
> "事來則應,事過即不住"嗎?」
>
>
> 「不能。」
> 徒弟說
> 「「想不到這鏡子還有點門道,
> 還有嗎?」
>
>
> 「多得是。」
> 師父說:
> 「比如孔孟先師或帝王將相
>  來照鏡,
>  你說鏡子會因為高興
>  加倍細心嗎?」
>
>
> 「不會. 」
> 徒弟答。
>
>
> 「如果乞丐、棄兒來照鏡,
> 鏡子會因厭惡而應付了事嗎?」
>
> 「不會。」
>
> 「這就叫"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  又叫與聖人居而不喜,
> 與凡夫居而不憂,你做得到嗎?」
> 師父問。
>
>
> 「做不到!還有嗎?」
> 徒弟興沖沖地問。
>
>
> 「當甲物體正在照鏡子時,
> 鏡子會一邊照甲,
> 又一邊惦念乙嗎?」
>
> 「不會。」
>
> 「這叫把握當下。
> 你做得到嗎?」
>
> 「做不到!還有呢?」
> 徒弟窮追。! 
>
> 「鏡子映現紅色物體時,
> 其本身會不會也變成紅色?
> 映現綠色時,
> 會不會本身也成綠色?」
>
> 「不會。」
>
> 「鏡子本身雖不變色,
> 卻仍能紅來現紅,
> 綠來現綠,是不是?」
>
> 「是,這叫什麼?」
> 徒弟問。
>
> 「這叫"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 你做得到嗎? 」
>
> 「做不到,還有嗎?」
> 徒弟還不解渴。
>
> 「鏡子映人映物、
> 映狗、映水、映火、
> 而本身玻璃的本質卻始終不變,
> 這叫做"體不動而用常顯。
> 用常顯而體不變"你明白嗎?」
>
>
> 「明白了。」
> 徒弟讚嘆地說:
> 「想不到一面小小的鏡子,
> 竟蘊含了這麼多道理!
>
>